許多家長習慣對孩子「說教」,希望透過指導讓孩子更懂事、進步。但孩子真正需要的,往往不是「一直被教」,而是「有人願意聽」。被傾聽,是孩子建立自信、學會思考與表達的第一步。
許多孩子其實有自己的想法,但當父母總是急著糾正或否定,孩子就會選擇沉默,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表達。長此以往,孩子可能變得被動、不自信,甚至在人際互動中缺乏溝通能力。
開放式對話是改善這個情況的良方。家長不妨從日常生活中開始,例如吃飯時聊聊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或在散步時問問他對某件事的看法。重點不是孩子說得「對不對」,而是父母是否真正有聽、有回應。
當孩子感受到「我的聲音被重視」,他會更願意分享,從而培養出更強的語言組織、邏輯思考與情緒表達能力。這些能力不只是學習上的幫助,更是未來社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與其不停教,不如學會聽。傾聽,是最溫柔也最有效的教育力量。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小魚 | 審稿:小魚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