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手機,家長常希望「一刀切」——直接沒收、禁用,但這種方式往往無法持久,甚至引發反彈。其實,改善行為最有效的方式,來自「小步驟,持續做」。
例如,若孩子每天凌晨12點才放下手機,可以先協議提早5分鐘關機,從11:55開始,逐日往前推。雖然變化微小,但孩子比較容易接受,也能在實踐中累積自信。
這種「微調式」的改變,能避免孩子抗拒,也更容易建立習慣。家長也要學會肯定每一點小進步,不要因為變化不劇烈就視為「沒用」。持續進步比一次大爆發更有價值。
此外,也可與孩子一起設定目標,例如:「本週若每天提前5分鐘關機,週末我們一起去看電影。」讓孩子覺得控制行為後會有回報,增加參與感。
行為調整不求一步到位,而是一步一腳印。小改變,終將堆疊成大突破。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小魚 | 審稿:小魚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