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介紹所牌號碼:74272

曬傷護理的五大誤區:這些錯誤千萬別犯!

曬傷護理的五大誤區:這些錯誤千萬別犯!

夏日陽光燦爛,但過度暴曬後的皮膚卻可能遭受不小的傷害。當皮膚出現發紅、灼熱和疼痛等曬傷症狀時,正確的護理至關重要。然而,很多常見的處理方式不僅無法緩解症狀,反而可能加重皮膚損傷。以下是曬傷後最需要避免的五大護理誤區,幫助你的皮膚安全度過修復期。

1. 警惕封閉性產品:凡士林不是萬能藥

許多人誤以為凡士林等油性膏體能滋潤受損皮膚,實則恰恰相反。這類產品會在皮膚表面形成封閉膜,阻礙熱量散髮,導致皮下溫度升高,加劇灼熱感和炎症反應。曬傷後的皮膚需要呼吸,建議選擇含有蘆薈、綠茶提取物等具有舒緩作用的水性凝膠產品。

2. 降溫要科學:冰塊直接敷傷雪上加霜

雖然降溫是緩解曬傷的有效方式,但直接將冰塊或冰袋接觸皮膚可能導致凍傷,造成二次損傷。正確做法是使用冷水浸濕的毛巾(建議溫度在15-20℃之間)輕輕敷在患處,每次15-20分鐘,既能有效降溫又避免溫度驟變帶來的刺激。

3. 水泡處理原則:保持自然屏障勿刺破

曬傷後出現的水泡是身體形成的天然保護層,內含富含生長因子的血清,能促進皮膚修復。刺破水泡不僅增加感染風險,還可能留下永久性疤痕。若水泡意外破裂,應保持清潔並塗抹抗菌藥膏,必要時用無菌敷料保護。

4. 清潔方式要溫柔:拒絕任何物理摩擦

曬傷後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變得異常脆弱。使用磨砂產品、搓澡巾甚至用力擦拭都會破壞正在修復的表皮細胞。建議使用溫和的氨基酸類潔面產品,清洗時用手輕輕潑水,洗後用軟毛巾以按壓方式吸乾水分。

5. 衣物選擇有講究:寬松純棉是首選

緊身衣物會通過摩擦進一步損傷曬傷皮膚,同時不利於空氣流通影響愈合。應選擇100%棉、絲等天然材質的寬松衣物,避免合成纖維的刺激。夜間睡眠時可採用無菌紗布覆蓋患處,既保護皮膚又不影響休息。

特別提醒:若曬傷面積超過體表15%(約相當於15個手掌大小),或出現高熱、劇烈疼痛、意識模糊等症狀,提示可能發生中暑或嚴重炎症反應,應立即就醫。記住,科學護理不僅能緩解當下不適,更是預防色素沈著、皮膚早衰等長期問題的關鍵。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Wing |  審稿:Yuri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