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皮膚上出現「疣」,這些小腫塊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雖然大部分「疣」都會隨著時間自行康復,但在某些情況下,「疣」的數量或大小會增加,或者引起不適或影響外觀。這時候,許多人會選擇脫「疣」手術來加速「疣」的消退。那麼,究竟為什麼需要脫「疣」手術呢?脫「疣」手術有什麼種類?我們又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呢?
為什麼選擇脫「疣」手術?
一般來說,「疣」是無害的,且通常會在數週或數月內自行康復。但有些情況下,「疣」會帶來不適,甚至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例如,「疣」的範圍增大或數量增多,可能會讓人感到煩惱,甚至影響日常活動或外觀。這時,許多人會選擇進行脫「疣」手術,以達到更快、更有效的治療。
脫「疣」手術的種類
目前,醫生通常會提供四種常見的脫「疣」手術選項,根據患者的需要及「疣」的狀況來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這四種方法分別是:
1. 冷凍治療:這是利用液氮將「疣」凍結,讓它自然脫落。這種方法適合處理小範圍的「疣」。
2. 電灼法:這種方法利用高溫電流燒灼「疣」,將其去除。它適用於治療較深或較大的「疣」。
3. 外科手術:這種方法主要用來切除較大或較深的「疣」,適合那些其他治療無效的情況。
4. 二氧化碳激光:激光能夠精確地蒸發「疣」組織,這種方法對於治療細小或顯眼的「疣」效果特別好。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手術治療的費用相對較高,通常會比藥膏治療昂貴,但治療效果也較為迅速和顯著。
不想做手術?藥膏也是選項!
雖然脫「疣」手術有其顯著效果,但並非每個人都希望立刻進行手術。其實,「疣」大部分情況下是無害的,且可以自行康復。對於一些不太嚴重的情況,藥膏療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含有水楊酸的藥膏。水楊酸已被證實對脫「疣」有顯著的效果,它能幫助溶解「疣」的角質層,進而達到治療效果。
這種藥膏的優點在於價格便宜、容易購得,且使用方法相對簡單。不過,水楊酸並不適用於皮膚較為敏感的部位,比如臉部、性器官或有毛髮、黑痣、胎痣的地方。對水楊酸過敏的人、2歲以下的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免疫系統或肝腎問題的人,也應避免使用水楊酸藥膏。
無論選擇哪種脫「疣」方法,治療後的護理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項:
1. 保持傷口清潔乾燥:為避免感染,應保持脫「疣」部位乾燥且清潔。
2. 避免抓傷患處:無論是冷凍治療還是電灼法,都可能出現結痂或水泡,應避免抓挖,以免留疤。
3. 監察感染跡象:如果脫「疣」後出現紅腫、疼痛加劇或分泌物異常,應及時就醫。
4. 使用藥膏治療時,患者也應遵循醫生的建議,並且注意以下幾點:
a. 如果使用藥膏後12週仍未見效,應諮詢醫生並考慮其他治療方法。
b. 塗抹藥膏時要小心,避免接觸到健康皮膚。
c. 如果在治療過程中感到疼痛,應暫停使用藥膏並給皮膚休息2至3天。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Captain | 審稿:Captain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