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雖然是一種情緒疾病,但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許多研究發現,規律的生活作息能有效穩定情緒,預防情緒劇烈波動,對躁鬱症患者尤其重要。
一個常見的病發前兆,是睡眠出現變化。例如在躁狂期,患者可能會突然睡得很少卻異常亢奮;在抑鬱期則可能過度嗜睡或失眠。因此,建立固定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或作息混亂,是情緒穩定的關鍵步驟。
除了睡眠,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也是情緒管理的重要支柱。營養失衡、過量攝取糖分或咖啡因,都可能加劇情緒波動;而適量運動,如散步、瑜伽或慢跑,則能釋放壓力,促進腦內血清素分泌,提升情緒狀態。
此外,減少壓力與維持人際關係也能幫助防止情緒起伏。躁鬱症患者宜避免過度刺激的生活方式,例如頻繁旅行、工作壓力過大或過度社交等,這些都可能觸發情緒高低潮。
在治療方面,配合藥物和心理治療的同時,建立生活節奏穩定、環境支持良好的生活模式,能提升療效,也有助於減少復發機會。
簡而言之,躁鬱症的控制不只靠藥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就是與疾病共存的重要武器。穩定的生活,才能培養穩定的情緒。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小魚 | 審稿:小魚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