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旦右上腹疼痛,就以為是胃炎或消化不良,但其實,膽囊炎才是最常被誤診的「腹痛真兇」。膽囊是儲存膽汁的器官,當膽汁排不出或受感染,就會導致膽囊壁發炎。最常見原因是膽結石阻塞膽囊管,使膽汁滯留,引起細菌繁殖。
急性膽囊炎的疼痛通常突然發作,位於右上腹,可能延伸到右肩或背部,伴隨噁心、嘔吐、發燒,有時甚至出現黃疸。疼痛常在進食油膩食物後出現,這是因為膽囊收縮加劇,導致發炎區域更痛。
若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成膽囊壞疽、穿孔或腹膜炎,對生命造成威脅。慢性膽囊炎則症狀較輕,但會反覆發作,導致膽囊逐漸纖維化、功能喪失。
高風險族群包括:
肥胖者、長期高油飲食者、糖尿病患者、50歲以上女性、久坐族及孕婦。
這些族群的膽汁成分容易失衡,使膽固醇結晶化、形成結石。
日常應對建議:
1️⃣ 早期檢查:若右上腹痛持續超過6小時,應立即就醫,透過超聲波確診。
2️⃣ 治療方式:輕症以抗生素、止痛與禁食為主;嚴重或反覆發作者需考慮膽囊切除手術。
3️⃣ 飲食建議:避免油炸、肥肉、蛋黃等高脂食物;多攝取蔬果與全穀。
4️⃣ 生活習慣:規律運動有助膽汁代謝,預防結石形成。
很多人直到疼痛劇烈、發燒送院才發現膽囊已嚴重發炎。定期健康檢查、注意飲食與體重,是預防膽囊炎的關鍵。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Yuri | 審稿:Wing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