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以為只是「腰酸背痛」或「骨質疏鬆」時,事實上,有時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在悄悄發展。這是一種源於骨髓中漿細胞異常增生的血液惡性腫瘤,會影響骨骼、腎臟、免疫系統與造血功能。
🔍 發病機制:
正常漿細胞會製造抗體抵抗感染,但當它癌變後,就會大量產生異常蛋白(M蛋白),干擾血液循環與器官運作。這些異常細胞還會「侵蝕骨頭」,導致骨質破壞,甚至造成骨折或貧血、腎損傷。
⚠️ 常見症狀包括:
骨痛: 背部、肋骨或骨盆最常見,夜間更明顯。
貧血與疲倦: 癌細胞佔據骨髓,導致正常造血減少。
腎功能異常: 尿液泡沫多、水腫、尿量減少。
感染頻繁: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或肺炎。
🩺 診斷方式:
透過血液與尿液檢查可發現 M 蛋白,骨髓穿刺能確診;再配合 X 光、MRI 或 PET-CT 檢查骨骼破壞範圍。
💡 醫師建議:
若出現持續骨痛、貧血或腎功能惡化,應主動就醫檢查,不要只當成老化或姿勢問題。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明顯延長存活期、提升生活品質。
骨髓瘤雖屬癌症,但現代治療已顯著進步。只要及早察覺異常,不忽視身體的求救訊號,就有機會阻止病情惡化。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Yuri | 審稿:Wing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