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介紹所牌號碼:74272

曬傷後的分階段自救指南

曬傷後的分階段自救指南

烈日當空,紫外線無處不在。無論是戶外遊玩、海邊度假,還是日常通勤,皮膚都可能因防護不足而遭遇曬傷。曬傷不僅是皮膚發紅髮熱,更是一種需要及時干預的光損傷現象。若僅為輕微發紅、灼熱,可參照以下指南進行自我護理;但若已出現大面積水泡、劇烈疼痛或發燒等全身性症狀,請務必立即就醫尋求專業治療。

曬傷後的正確處理可緩解不適並促進修復。根據曬傷進程,應採取針對性措施:

初期(6小時內)
皮膚出現發熱、刺痛時,應立即避光,用冷水沖洗或冷毛巾濕敷(每次15-20分鐘)。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加重炎症。

中期(2-3天)
此階段皮膚敏感脆弱,需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產品。建議選用溫和保濕霜(避開厚重油性產品),可局部塗抹蘆薈膠緩解炎症。疼痛明顯時可遵醫囑服用抗炎鎮痛藥。

後期(脫皮期)
皮膚自然脫屑時切勿撕扯,以免留疤或感染。新生皮膚需加強保濕和嚴格防曬(建議物理遮擋+高倍數防曬霜),防止二次損傷。

⚠️ 若曬傷面積較大、出現全身症狀或感染跡象,需及時就醫。曬傷修復期應保持耐心,避免刺激,做好長效防護。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Wing |  審稿:Yuri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