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覺得累、不想說話。」對於許多青少年來說,這句話不只是心情低落的藉口,而可能是抑鬱症的早期警號。
青少年正值身心轉變的關鍵期,不但面對課業競爭,還要處理同儕關係、外貌焦慮、家庭期待與自我認同等多重壓力。這些問題若無法適當處理,容易演變成情緒困擾,甚至發展為抑鬱症。
與成人不同,青少年的抑鬱症狀往往較隱晦。他們未必會直接說「我不開心」,反而可能表現為暴躁、逃學、食慾或睡眠改變,甚至沉迷手機與網絡世界,藉以逃避現實。也有些人變得沉默寡言、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很多青少年誤以為「我只是脆弱」,不敢向大人或朋友開口求助。但其實,這並不是脆弱,而是一種需要被理解與協助的心理困境。
家長和教師應學會觀察青少年的情緒變化,建立開放的溝通氛圍;而青少年也要知道,情緒困擾並不可恥,尋求幫助才是真正的勇敢。
別讓青春的憂鬱成為無聲的危機。抑鬱症可以被理解、被接納,也可以被治療。給自己一次說出口的勇氣,也許就能看到希望的出口。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小魚 | 審稿:小魚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