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和/或強迫行為為主的精神障礙,原被認為是焦慮障礙的一種,後改屬獨立的一類強迫相關障。
「強迫症」一詞在民間常被用來形容某人「追求規則、整潔、掌控」等個性(含幽默意),其實這些個性主要是強迫型人格的特徵;強迫症則表現為重複的想法或意象(強迫思想)、動作或儀式(強迫行為),患者明知沒有必要,卻難以擺脫。
導致強迫症的因素
·遺傳:研究顯示強迫症是有遺傳性的,患者的一級家屬中,患有精神病的比例比一般人高。
腦內傳遞物質失衡:研究顯示患者腦內一種名叫血清素的化學物質失去平衡。
·壓力:約有三份之一個案是由外在環境壓力引致病發。當在強烈的情感體驗下,例如:親人離世、意外事故、經濟壓力、工作或學業等問題,均會令患者的思想帶來衝擊,誘發強迫症。
·性格:有部份的患者有某些性格特徵,例如:執著於細節、做事井井有條和對某些事情有特別的執著,約有20-30%的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強迫型性格特徵。但不少患者並無強迫型性格特徵,而某些具有強迫型性格特徵的人並不一定患有強迫症。
症狀與特徵
強迫思想
患者有突然而來,不想要的重覆想法、衝動或影像,它們會誘發強烈焦慮不安的情緒。當患者嘗試抗拒這些思想時時,不但未能阻止它們出現,反而更加感到焦慮和不安。
常見的強迫思想包括:
·害怕骯髒或傳播病菌
·害怕自己或他人遇到意外或身體受到嚴重傷害
·疑慮事情還未做完或做得不夠完美
·做某些事情時必須要因循某些特定的次序或方式
·出現暴力、猥瑣或褻瀆的念頭
強迫行為
患者會做出一些重覆行為,表面上舒緩了因強迫思想而誘發的不安情緒或沖淡了這些思想。然而,這些行為不單未能有效地處理它們,反而會帶來惡性循環,令病情加劇。
常見的強迫行為包括:
·即使知道已經清潔,仍然反覆地洗手或物件
·重覆地檢查門窗、爐具、電器、錢包或電話等
·即使已經知道答案,仍然不斷向他人發問或尋找資訊,反覆地獲取肯定
·以特定的方式擺放或排列物品
·心中反覆地祈禱、數數字或誦念句子
雖然大部份的患者知道這些思想是無意義或不合理,但有部份的成人和大部份的小童未必知道他們的行為並不尋常。
治療方案
較常用於強迫症的治療主要為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心理治療主要為認知行為治療,其中最重要的技巧包括面對引起焦慮的環境及防止相關反應 (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患者嘗試逐漸去面對誘發強迫思想的情景,例如觸摸到髒東西,刻意不去清洗,等待焦慮慢慢過去,學會與強迫思想共存。
藥物方面,平衡患者腦內的血清素藥物能大大減少纏繞患者的強迫思想及行為,用藥的份量一般較抑鬱症患者為高。有一些較嚴重的個案,醫生可能建議配合其他種類的藥物使用。
撰寫:Jolly | 審稿:左阮靖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