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的發病高峰期一般在18至20歲,正值青少年邁向成年期的關鍵階段。然而,這也是一個情緒起伏本就較大的年齡,容易讓躁鬱症的徵狀被誤認為青春期的「反叛」或「情緒化」。
其實,躁鬱症與一般情緒不穩最大的不同在於「持續性」與「影響生活的程度」。躁狂時,患者可能表現得異常精力充沛,夜不成眠仍覺得精神百倍,語速加快,想法跳躍,甚至做出衝動冒險的行為;而抑鬱期則陷入長期的無助感,對生活完全失去動力。
對青少年而言,這樣的症狀常被家人誤解為懶散或叛逆,延誤診治。部分青少年可能甚至因情緒困擾而產生自殘或自殺念頭。家長與教師若能及早辨識異常,提供理解與支持,並鼓勵尋求心理輔導或精神科評估,將有助病情早期控制。
躁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忽視。家長不妨主動學習情緒健康知識,為孩子建立安全的溝通橋樑,共同面對成長中的挑戰。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小魚 | 審稿:小魚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