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看到自己的體重正常、外表纖細,就認為血脂高離自己很遠。但健檢結果卻常常打臉你——不少「外表很瘦」的人,膽固醇、壞膽固醇 LDL 或三酸甘油脂反而特別高。這種現象並不罕見,醫學上稱為「TOFI(外瘦內胖)」:看起來瘦,但內臟脂肪其實很高。
另外,有一群人是屬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即使飲食正常、生活健康,血脂依然居高不下,這是基因造成的,不能只靠飲食調整,通常需要藥物治療才能控制。
⚠️ 瘦子也會血脂高的原因
內臟脂肪偏高: 明明不胖,但脂肪堆在肝臟、腹腔。
飲食精緻化: 常吃甜食、澱粉,三酸甘油脂最易飆升。
缺乏運動: 代謝低 → 血脂自然偏高。
遺傳因素: 家族若有高膽固醇病史,風險更大。
壓力型代謝: 高壓導致身體脂質調節能力下降。
💡 想改善血脂,瘦子該怎麼做?
定期健檢,不要以外表判斷健康。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
少吃精緻澱粉、甜飲、甜點。
每週進行至少 150 分鐘運動。
若屬遺傳型,務必遵從醫師用藥調控。
📍瘦≠健康。真正的風險藏在血液數據裡。
了解自己的代謝狀態,才能真正避免「隱性高血脂」帶來的心血管危機。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Yuri | 審稿:Wing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