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是由甲類鏈球菌引起的細菌感染,主要影響5至15歲兒童。這種細菌可透過飛沫或接觸受污染分泌物傳播,傳染高峰期多在季節交替時。雖然以兒童為主,但家長及經常接觸兒童的成年人也有感染風險,須提高警惕。
猩紅熱的主要症狀
1.喉嚨痛與發燒:初期常見高燒及喉嚨發炎,有時伴隨頭痛、嘔吐或腹痛。
2.草莓舌:舌頭呈紅色並帶有顆粒狀突起。
3.紅疹:通常於病發首天或翌日在頸部、胸部開始,砂紙般粗糙的紅疹會擴散至全身,腋窩、肘部及腹股溝尤為明顯。紅疹一般會在一週內消退,隨後可能出現皮膚脫皮現象。
傳播途徑與潛伏期
-傳播方式:透過飛沫或接觸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潛伏期:1至7天,通常為2至5天。
治療與護理建議
1.藥物治療:醫生會處方抗生素,患者需依照指示完成療程。
2.緩解病徵:服用退燒藥、多休息並補充水分,有助減輕不適。
3.衛生管理:患病期間應避免上學或外出,直至退燒並服用抗生素24小時以上。
若未及時治療,猩紅熱可能導致中耳炎、肺炎、腦膜炎,甚至影響腎臟、肝臟及心臟健康。
日常預防方法
1.個人衞生
-經常用梘液和清水洗手,搓手至少20秒;無法洗手時可使用含70%-80%酒精的搓手液。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蓋口鼻,妥善棄置後洗手。
-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或毛巾。
2.環境衞生
-定期清潔常接觸的物品,用1比99稀釋漂白水消毒表面;金屬表面可用70%酒精擦拭。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減少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
猩紅熱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但保持良好的個人與環境衛生,是最有效的防護措施。如出現相關病徵,請儘早求醫,並遵從醫生指導完成治療,以確保自身及家人健康。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Shea | 審稿:Shea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