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常常會納悶:為什麼孩子一去到人多吵雜的地方就哭鬧?為什麼喝水、吃飯總是打翻東西?這些看似「不聽話」的行為,可能其實是感統敏感度高或低的表現。
高敏感的孩子對聲音、觸覺、氣味等刺激反應強烈,他們容易出現情緒波動,例如不安、驚慌或煩躁。相對地,低敏的孩子則常常動作遲緩、不怕痛、容易撞到東西,這是因為他們的感官系統需要更強烈的刺激才能產生反應。
理解孩子的這些表現來自於神經發展上的差異,而非性格或管教問題,家長就能用更有針對性的方式協助他們。例如:高敏孩子可透過音樂放鬆、拼圖遊戲等方式訓練適應力;而低敏孩子則可多參與跑跳活動或觸感遊戲,刺激感覺系統的敏銳度。
感統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需要訓練與陪伴的能力。當我們理解了孩子的需求,也就找到支持他們的最好方法。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小魚 | 審稿:小魚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