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傷,在醫學上稱為“日光性皮炎”,是皮膚因過度暴露於紫外線(UV)下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它不僅發生在陽光強烈的夏日,秋冬季節或陰天,紫外線也同樣存在,因此全年都需要防護。
曬傷的程度分級
根據皮膚損傷的深度和嚴重性,曬傷通常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曬傷(輕度): 損傷局限於皮膚最外層。症狀包括發紅、疼痛、觸摸時有灼熱感,有時會脫皮。這種情況通常會在3-7天內自行愈合。
二級曬傷(中度): 損傷深入至真皮層。除了嚴重紅腫疼痛外,還可能起水泡,並伴有劇烈疼痛和腫脹。需要數周時間恢復,並可能需藥物治療以防感染。
三級曬傷(重度): 皮膚全層結構受損,可能傷及神經末梢。但這種情況極少由日常日曬引起,更多源於火災或化學燒傷,必須立即尋求緊急醫療救助。
為什麼會曬傷?
陽光中的紫外線(特別是UVB)是導致曬傷的直接元兇。當紫外線照射皮膚時,會直接損傷表皮細胞中的遺傳物質(DNA),導致細胞凋亡,形成“曬傷細胞”。同時,身體會啓動一系列複雜的生化反應,釋放大量炎症因子,引發血管擴張、組織液滲出,從而表現出紅腫、灼熱和疼痛等症狀。
哪些人是曬傷高風險人群?
· 膚色白皙者: 天生黑色素含量較少,對紫外線的天然防禦能力較弱。
· 兒童: 皮膚更薄更嬌嫩,戶外活動時間長,且防護意識不足。
· 戶外工作者或愛好者: 如運動員、建築工人、登山者等,長時間暴露於陽光下。
· 服用光敏性藥物者: 如某些抗生素、利尿劑等,會增加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性。
· 曾有曬傷史者: 反復曬傷會進一步削弱皮膚屏障功能。
結論:
曬傷不僅是短暫的疼痛不適,更是皮膚加速老化和增加患皮膚癌風險的重要信號。識別曬傷的嚴重程度,瞭解自身風險,並堅持採取有效的防曬措施(如使用防曬霜、穿戴防護衣物、避免日曬高峰時段),是保護皮膚健康的關鍵。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Wing | 審稿:Yuri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