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介紹所牌號碼:74272

我的身體裡住著好幾個我,解密解離性身份障礙症

我的身體裡住著好幾個我,解密解離性身份障礙症

解離性身份障礙症

解離性身份疾患是一種心因性障礙,容易和精神分裂症混淆,較早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版本將其命名為多重人格障礙症(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後來改稱解離性身份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其特徵是解離性失憶(dissociative amnesia)和身份認同轉變(identity alteration),患者出現兩個以上明顯不同的身份或人格部份,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裏住着不同的人」。

 

病因

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爭議。有理論認為多重人格與童年創傷相關,因為此時正是人格的形成階段。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這對長期受到嚴重傷害的人來說,或許是必要的。

國際上的新知為7歲以前(黃金6年)或學齡前有衝擊過大或重複發生的身體虐待、情緒虐待,以及強大的壓力事件,甚至源自從嬰兒開始的「混亂型依附行為」(Disorganized Attachment)。

研究顯示,逾 90% 解離性身份疾患患者童年時曾遭遇肢體虐待及/或性侵犯,而現時的實證研究證據也傾向認為解離性身份疾患是一個跨文化的創傷心理障礙。

 

症狀

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羅萬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他們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

分裂出的人格之間知道彼此的存在,稱為「並存意識」(co-consciousness)。

如果並存意識較好的,他們甚至可以進行內部溝通/會議,或進行外部會議(如果人格間進行外部溝通/會議時,在旁人看來會像是個自言自語的瘋子);也有一些情況,人格之間並沒有察覺到彼此的存在,這會導致嚴重的「遺失時間」現象。

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原人格即未產生多重人格前的原始人格,而主人格則是在平常大部份時間主宰身體的人格。雖然原人格通常也會是主人格,但也有原人格仍然停留於兒童時期,身體則交由會長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況。原本的人格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的情況下,即使發現自己的記憶有截斷(記憶斷層)的現象,也無法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嚴重的病例,原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會有一個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這個人格願意合作,治療人員就能從中得知許多有益的資料。

另外,多重人格患者發生記憶斷層或人格強硬地想出現時有可能伴隨強烈的頭痛。

最新2024年研究,多重人格被發現彼此可能知道的存在。少部分記憶力存在而不會切換人格造成失憶。

 

每種解離症的主要徵狀或特點如下。

·人格解體障礙或失實症,定期出現人格解體或不真實的感覺。

·解離失憶症,無法記住有關你身份,生活經歷或特定事件的重要資訊。

·解離失憶症及漫遊症,你會處於一種忘記關於自己一切的心理狀態(漫遊狀態)。在漫遊狀態下你可能會前往新的地方,並在不同的生活下扮演著一個不同的人。

·其他明確的解離症(OSDD),你具有無法分類至任何其他診斷結果的解離徵狀,為你診斷的人將會解釋為何你的徵狀無法分類至任何其他診斷結果之中。

·不明確的解離症(UDD),你具有無法分類至任何其他診斷結果的解離徵狀,為你診斷的人未有解釋為何你的徵狀無法分類至任何其他診斷結果之中,或未有充分資訊去得出完整診斷結果(例如在緊急情況下)。

 

類型

1.附體型表現為,患者的各種身份像是一種外界物質控制住了患者。這種外界物質可能被描述為一種超自然存在或幽靈(通常是惡魔或神靈,他們可能要求對過去的行為進行懲罰),但有時候是另一個人(通常是已經死亡的人,有時以戲劇的方式呈現)。不管哪種情況,患者都表現出非常異於平常的言行方式。

因此,患者的多種身份在他人看來顯而易見。在很多國家,類似的附體狀態被視為當地文化或宗教的正常一部分,不屬於病態。相反,在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中,替換身份並非患者想要,它們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和功能損害,並會在不合時宜、不合社交場合、文化和/或宗教信仰的情況下出現。

2.非附體型。這種類型對他人來說往往不那麽明顯,盡管它們可能會表現出情感或人際交往方式的突然轉變。患者可察覺自己的自我突然發生改變,就好像自己(而不是外界物質)成了自己的旁觀者,觀察著自己的言語、情緒和行為。

 

診斷

醫生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文本修訂版 (DSM-5-TR) 中的特定診斷標準進行評估。醫生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精神評估,使用所開發的專門調查問卷識別本病,並排除其他精神疾病。可能需要進行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以確定患者是否存在可解釋某些症狀的疾病。

訪談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並需要謹慎使用催眠術或靜脈鎮靜劑以使患者放松(藥物輔助訪談)。醫生可能也會讓患者在兩次就診之間記日記。這些措施有助於醫生接觸到患者的其他身份,或使患者更容易暴露出遺忘時段的相關信息。

醫生也可嘗試直接與患者的其他身份進行交流,方法是直接要求與患者頭腦中的另一身份對話,這個身份參與了患者不能記起的行為或做了似乎是別人做過的事情。

 

治療

支持性護理

治療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的目的是將多種人格整合為一個統一的人格。但是整合往往很難做到。在這種情況下,治療目的則是使多種人格和諧共處,使患者擁有更正常的社會功能。

 

藥物治療

緩解一些共病癥狀,如焦慮或抑郁,但是卻不能治療疾病本身。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整合不同身份的主要療法。

心理治療往往持續時間長、過程艱辛且會導致精神痛苦。治療過程中多種身份的活動以及由回憶起的創傷記憶導致的絕望可能會給患者帶來許多情緒危機。因此,為了幫助患者度過艱難時期和逐漸找回那些痛苦的記憶,必要時需接受精神科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應給予患者持續的關註支持和監測。

 

有效心理治療的要素包括提供一種穩定強烈情緒的方法;協調不同身份狀態之間的關係;克服創傷性記憶;防止再次受傷害;在患者與治療師之間建立和鞏固良好的關係。

 

 

撰寫:Jolly  |  審稿:左阮靖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


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