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介紹所牌號碼:74272

「先天性心臟病:從出生開始的挑戰」

「先天性心臟病:從出生開始的挑戰」

先天性心臟病是指嬰兒在母體內發育過程中,心臟結構便已存在缺陷,這些血管和心臟結構的問題會影響血液流動,進而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根據病情的不同,先天性心臟病可分為兩大類:

一、非紫紺性先天性心臟病

這類病症不會引起紫紺(血氧不足導致皮膚發紫),包括心房或心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縮窄、主動脈或肺動脈瓣狹窄等。

二、紫紺性先天性心臟病

這類病症會導致紫紺,通常因心臟無法有效輸送氧氣,血液中氧氣濃度過低。常見的紫紺性先天性心臟病包括法樂氏四聯症、肺動脈閉鎖、大動脈轉位、單心室心臟病及肺靜脈異位回流等。

目前醫學上尚未明確了解先天性心臟病的具體成因,但以下因素被認為可能增加嬰兒患病風險:

(一)遺傳因素

1. 基因或染色體異常:如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臟病病例。

2. 家族病史:如果父母有先天性心臟病史,他們的子女患病的機會更高。

(二)母親健康與行為

1. 飲食不當:懷孕期間營養不足或飲食不均衡。

2. 高齡產婦:孕婦年齡偏大可能增加風險。

3. 疾病影響:懷孕期間染上德國麻疹、紅斑狼瘡症,或母體患有糖尿病、肥胖症等。

4. 不良行為:吸煙、酗酒或濫用藥物。

(三)環境因素

1. 暴露於輻射、化學品或病毒感染(如流感、風疹)。

先天性心臟病的症狀因病情種類而異,通常嬰兒期的症狀較不明顯或較輕微,但隨著年齡增長,心臟結構的缺陷可能引起症狀的加重。以下是常見的症狀分類:

(一)嬰兒期常見症狀:

1. 嘴唇、皮膚、手指及腳趾發紫

2. 呼吸急促

3. 雙腳、腹部及眼睛周圍腫脹

4. 難以餵養

5. 出生體重過輕

6. 胸口痛

7. 生長發展遲緩

由於嬰兒無法表達不適感,父母應密切注意嬰兒的精神狀況、食慾等,以便及早發現問題。

(二)隨著年齡增長的症狀:

1. 心律不整

2. 頭暈及暈眩

3. 呼吸困難

4. 容易疲倦

5. 運動耐力差,甚至可能暈倒

以上症狀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顯現,家長應保持警覺並及時就醫。

由於先天性心臟病可能在嬰兒的母體發育過程中就已出現心臟結構性缺陷,醫生通常能透過產前檢查(如心臟超聲波)發現病症。然而,某些較輕微的結構缺陷可能無法在產前檢查中被發現。若嬰兒出生後出現異常症狀,父母應及早尋求醫療幫助,並根據以下診斷方法進行詳細檢查:

1. 心電圖

2. 胸部X光

3. 心臟超音波

4. 經食道心臟超音波

5. 心臟電腦斷層掃描

6. 心臟磁力共振檢查

7. 心導管檢查

8. 血氧飽和度緊密監測

及早進行檢查和診斷對發現先天性心臟病至關重要,同時醫生也能及時了解孩子的心臟狀況,為家長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治療建議。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問題想找專科醫生,歡迎隨時找斑馬健康幫手。可致電9088 8069,也可WhatsApp聯絡我們。

撰寫:Captain |  審稿:Captain
備註:文章旨在提供大眾資訊,這不可以取代與醫生進行的個人及醫學諮詢。最新資訊、計劃詳情請以有關的官方網站公布為準。


其他相關文章